优秀生报导两则
(一)理科女生也有文艺范儿
──记全市理科高考投档分第12名、天津四中毕业生王月坤
王月坤是天津四中自2010年以来考入清华的第一位学生。这位朴素、大方的女孩子以高考实考分68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临床医学”专业。连同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的20分政策加分,她的投档成绩达700分,名列全市高考理科第12名。
“听懂了”是最重要的
王月坤说,自己不是一个聪明人,上课不能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但她有个好习惯:先观察看看别人怎么做,再比较哪种方法最有效,最后自己多做几遍,总能掌握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上课的时候,“听懂了”是最重要的,题型一定要多做多看,善于对比,身为学习委员的她在为同学们解题的过程中更提高了自己,并没有因为工作耽误学习,反而乐在其中。
王月坤的父亲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奉行大道至简原则,从不过多干预,只是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养成和行为习惯。在王月坤上小学的时候,每门课都准备一个夹子,考卷、作业、复习资料都分门别类地装在里面。如果孩子忘记带作业,为了让她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坚决不送,因此王月坤从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到高考的各科资料都齐全可查,条理清楚。这为她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勤奋的女孩在闲暇时候喜欢和朋友们去逛图书大厦和其他各种图书市场,喜欢历史典籍和名人传记,前段时间让父亲四处搜罗孟森所著的《明史讲义》,而父亲也乐此不疲。
热爱昆曲唱出中国范儿
作为理科生的王月坤却有一种深刻的古典情怀,喜欢昆曲、诗词和相声。和我们的谈话中《牡丹亭》的经典唱段信手拈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最喜欢《皂罗袍》和《好姐姐》,她说这两段细腻生动,真切感人,十足的中国范儿,在睡前听一段,是解压的好方法。从小学四年级起她就开始听《中国相声集锦》,多年的潜移默化让这种幽默细胞融化到她的血液里,新年的联欢活动自编的情景小品脱胎于热播剧《甄嬛传》,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爸爸看完剧本后也大吃一惊,平时文静秀气的女儿怎么写东西这么有“包袱”;高中她还撺掇同学们起诗社,她补充说吴承恩的“一轮明月满乾坤”便是她名字的由来,李清照的清丽风骨和李白的潇洒飘逸都是她的最爱。
除了曲艺、诗词和写作,王月坤还喜欢看书画赏析方面的书,古文化街是王月坤最爱逛的。张大千、潘天寿、怀素……说起名家来她更是如数家珍。当我们以为她会填报汉语言文学或者其他国学类的专业时,王月坤却说:“我的梦想是做一名好医生”,志愿有且只有一个,清华大学临床医学。
她说,从高一开始就志愿做一名白衣天使,尽管有一些关于医生或者医疗系统的负面消息让她怀疑过,但却不曾动摇,史书有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只要造福百姓便义无反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严谨、认真、勤奋、细腻的女孩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相信 慎独 坚持
在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和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共同举办的新生征文活动中,王月坤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为三个词──
第一个词:相信。相信老师,“跟着老师走”是成绩优异的学长们共同的法宝、成功的捷径。相信家长,世界上再没有人像他们一样的爱你,做个乖孩子,和幼稚的叛逆挥手作别。相信自己,如果别人可以成功,为什么你就不可以。
第二个词:慎独。“慎独”出自《大学》,简单地说就是自觉、自主、自己约束自己。关键是抓好基础、提高效率,随着对基础知识的清晰理解,做题的速度就会上升,这是效率提高的直观体现。提高效率还要建立精神的集中之上,提前复习,及时总结,关注课本中的细致问题。
第三个词:坚持。高三更像是一场淘汰赛,留下的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坚持到最后的。所以,快乐地坚持,从容地坚持,它所需要的是把握住自己的学习节奏。慢则怠,快则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而她的班主任、天津四中数学高级教师杨赫梁在点评王月坤的学习方法时,也用三个字作了概括:“勤,细,谦”──勤,勤学、勤思、勤问,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从不打折扣;细,细心听课,即使是老师一带而过的问题也要问清楚,不放过任何细小的疑问;谦,谦虚低调,踏实沉稳,总是能看见她耐心的给同学们答疑,这也是她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之一,物理老师形容为“行为的反作用力”。
(文/刘徽)
(二)在逆境中圆梦清华
—记天津市中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实验中学毕业生张强
张强和他仍在操劳的父亲
一身简单的休闲装,脚穿一双“双星”的运动鞋,一张谦和的面孔,这是第一眼看到天津市实验中学毕业生张强留下的印象。这位家境贫困的小伙子,由于在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中,取得省级赛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经过招生组老师和化学系专家的联合考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
低保家庭的自强学子
一张有些破旧的小木桌子,一把小木椅子,在张强家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这两样物品伴随着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当看到大家来看望自己,不善言谈的他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张强的书桌上,看到好多张英文的报纸。原来张强每天都有读英文报纸的习惯。“这孩子爱读书着呢,就连大年初一都得坚持看一会儿书,这英文报纸是天天读的!”张强的父亲告诉记者,“从小张强就很爱学习,也很少让我们为他在学习上操心,但是我们从小一直在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让他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健康的心态!”
张强出生在一个有些困难的家庭里,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也没有固定收入,家庭的经济来源只是每个月的低保和母亲时而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然而,这样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张强感到气馁甚至挫败感,在逆境中他乘风破浪,勇于攀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无数个三好学生和竞赛奖状伴随着他一路走来。
谈到父母,张强内心有太多的感激和感谢。“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妈妈身上,平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虽然生活上比较拮据,但是爸妈从未让我感到生活的艰辛,他们把好吃的都省下来给我,对自己特别吝啬,对我却有求必应。我希望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过上优越的生活。”
勇于坚持 不轻言弃
自从上了高中,在兴趣的驱使和老师的指引下,张强开始了对奥妙无穷的化学的探索之路。他参加了化学竞赛,希望通过学习竞赛来满足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好奇。努力终于获得回报,他荣获了第26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和全国决赛银牌,还获得了第29届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二等奖。
寒窗十二年,固然苦乐交加,但张强感到的更多的是乐。他说:“在我眼中,世界有很多奥妙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不会纠结在小小的书本和一时的成败,而是要敞开心扉去探索自然,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
像许多男孩子一样,张强喜爱运动,虽然没有特长,但力求全面,各种活动都要尝试,挖掘自己的潜能。
他说,兴趣和方法是最好的老师,而毅力和斗志则保证了不解的动力。老师同学对我的最深刻影响是教会我执著,只要是自己认定的,而且是对的,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不会轻言放弃。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当很多高三学生需要奋战高考、挑灯夜读时,张强捧来了一张清华大学的保送通知书。由于他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奖,被清华大学提前保送录取。“那一刻是难以置信的感觉,稍微冷静后感觉解脱了,回过神来才感受到狂喜。”
能获得清华大学的保送录取,张强挺开心,但他认为自己并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只是始终能保持稳定的成绩。知道要接受采访,张强还准备了稿子,他说:“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暑假里,等待到清华大学报到的张强也没闲着,除了跟同学们聚会沟通感情外,还参加了南开大学的暑期培训班,希望利用暑期提前感受大学生活,给自己“充充电”。
其实,从得知录取的消息后,张强就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着手预习大学的课程。他说自己总是习惯提前规划,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内向、腼腆的张强希望在保证学习的情况下,多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加强与人交往能力。
张强说:“迈进大学的校门,我能做的是一如既往地努力读书,为了我的家人,还有那些帮助过我的好心人。将来我还想出国学习和研究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回报社会!”
“有困难,找校友”
张强家住河东区。不久前,共青团河东区委的哥哥姐姐带着礼物来到大直沽街道东宿舍社区的张强家中,慰问这个从贫困家庭走出的清华学子。
“祝贺你!张强!你是咱们河东区的骄傲!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今后在清华无论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或者是学习上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这个校友兼师姐,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你,而且咱们清华的奖金助学体制是很完善的!”作为昔日的清华学子,共青团河东区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天津校友会理事王雪冬将自己的电话号码交到了张强的手中。
王雪冬还表示,团区委正在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张强顺利完成学业。今后,团区委也会与张强一家建立帮扶对子,帮助张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也希望张强能够成为咱们河东区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将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青少年,让这种努力奋斗的正能量能够在全区广泛传播,带动更多的青少年。”王雪冬说。
(文/戚帅 彭娜 照片/刘诗璇)